1.隐蔽致灾因素普查(2024年年初出台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国家规范标准)
通过全面普查、补充探查,查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提出治理方案,指导灾害治理规划编制;通过月度动态排查,指导采掘地质等相关预报编制,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依据矿井中长期采掘规划、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和矿井灾害严重程度编制相应的灾害治理中长期规划,明确灾害治理模式、治理方案、工程开竣工时间,并组织实施。年度针对重点采掘工作面编制灾害治理方案及措施并严格执行。3.灾害防治措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采、冲击地压等本矿未涉及内容不展示)(3)防治煤尘爆炸。建立健全防治煤尘爆炸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落实。规范设置隔爆设施,加强日常检查维护,不发生煤尘爆炸事故。(4)防治火灾事故。建立健全防灭火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并严格执行,按规定开展相关参数及指标考察,加强防火监测监控,规范高分子材料使用,严格落实井下动火作业规定,不发生火灾事故。(5)防治水害事故。建立健全水害防治管理制度,实行“三区”管理,根据矿井实际水害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制定防治水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加强施工过 程管控,严格效果评价,建立水害监测预警系统,不发生透水事故。